喜多方 三津谷地区

喜多方 三津谷地区

在喜多方三津谷地区穿越回古雅的大正时期。喜多方市因它具有特色的仓库而闻名。仓库的砖块都有着丰富的质地和与众不同的颜色,是喜多方城镇风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明治23年(1890),三津谷地区的登窑开始投入使用。除了屋顶的砖瓦外,这里制造的砖头都会被彩上深红色,给予这个地区独特的氛围和古典的景色。这个地区被经济产业省认定为近代化产业遗产。
 

了解更多

了解更多
网站http://www.kitakata-kanko.jp/contact/(Japanese)
联系方式

喜多方观光物产协会 (+81) 241-24-5200

(+81) 241-24-5200

http://www.kitakata-kanko.jp/contact/

最佳季节全年
营业时间

上午9:00 - 下午5:00

入场费200日元进入若菜家仓库
Access Details
到达福岛的交通方式三津谷的登窑 https://goo.gl/maps/dYEoVgDFBnK2 若菜家 https://goo.gl/maps/KyEsYDBx8du
视野方向
到达福岛的交通方式

从喜多方车站搭乘约20分钟
从喜多方车站骑约40分钟自行车

附近

你也许也会喜欢

饭盛山
历史与文化

饭盛山

饭盛山离福岛县会津若松市的鹤城不到4公里,历史上这里比较惨淡而黑暗,然而这里的自然风光却并未受此影响。在山脚附近有很多当地的小吃摊,所以游客开始长途旅行前这里是进行充分补给的一个好地方。在山脚下有一个白虎队纪念馆,它就坐落在上山的小路边上,因此很容易找到它。而在纪念馆里,游客能看到各种战争文物,了解这段黑暗的历史上会津人所遭受的苦难。 如果游客想登顶饭盛山则有两种选择:一种是免费地自行爬上183级台阶的山顶,另一种则是花费250日元搭乘电梯到达山顶,其中150元将捐给当地有需要的儿童。位于山顶的是白虎队的十九座坟墓。白虎队的这些男孩(14至16岁)是忠于德川将军的青年武士。为了反抗明治新政而经历了很多年的战争生活,而当白虎队成员看到鹤城被一夜之间付之一炬,他们认为这城池已经沦陷,因此,可悲地,他们选择了集体切腹。 山顶的墓碑就是为了纪念这十九个男孩而建造的。他们为了自身理想的世界而死,也获得了全世界的尊重。这也象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之间的尊重与友谊;在墓碑旁有两座由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所捐赠的历史地标。虽然在战后这些建筑曾遭到占领军的严重破坏,但它们仍然是这段黑暗历史的重要警示物。 来此的游客可能会觉得这就是饭盛景点的全部游玩内容,但其实这里还有很多可玩之处。在山的北边是宇賀神社,一座建于十七世纪晚期的神龛,它把白蛇作为象征着富裕及丰饶的神。这也是一座美丽的佛庙,游客可以自行进入参观。

会津漆器
历史与文化

会津漆器

会津漆器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,比津轻漆器和轮岛漆器出现得更早。会津漆器原本在会津每年降雪量庞大的地区生产。这个产业因被蒲生氏乡认可会津漆器而得以推动,并在约400年前蓬勃发展。从那之后,用于生产会津漆器的技术得到改进,风靡日本。在会津地区,您可以在会津漆器上画出自己的图案,也可以尝试用漆进行绘画。漆器绘画体验工坊铃善(会津若松市) 1,900 日元起 福岛旅游网的网页 网站铃武(会津若松市) 1,000日元起 必须提前预约 福岛旅游网的网页 网站(日语)番匠(会津若松市) 1,200日元起  冬季开放时间不固定 网站(日语)福文(会津若松市) 1,600日元起 开放时间不固定 必须提前预约 网站(日语)漆芸角田(里磐梯地区) 1,000日元起 还可以体验用真漆作画(10,000日元起)。 必须提前预约 网站(日语)实用链接享受传统工艺沈金体验

会津武家住宅
历史与文化

会津武家住宅

会津武家住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露天博物馆,在这里可以了解会津的历史,品尝福岛的特产。 会津武家住宅占地2万余平方米,以会津藩家老、西乡赖母邸为中心。是设有兵营、茶室、精米所、资料馆等日本式建筑鳞次栉比的"漫步历史区域"、可以尽享乡间美食的"御膳房九耀亭"、汇集会津与福岛名物的特产店"乡工房古今"等设施的综合博物馆公园。还有"弓箭"、"陶瓷彩绘"等体验场所,是供游客参观学习的文化设施。特别是樱花或者红叶的季节更让您流连忘返!

前泽曲家集落
历史与文化

前泽曲家集落

会津地区冬天积雪很深,当地人积累了许多在这种冰天雪地里生活的经验。"曲家"是一种L字型的民居,其中深藏着当地人在雪国天气下生活的智慧。请看房屋布局。屋内有一条泥地长廊"土间",一直伸向路口。从前,马是农家种地少不得的重要牲口。冬天积雪深,农家人心疼把马拴在外面的马厩里受冻,于是就在自己的住屋内辟出一块地方做马厩,这样一来就占用一大块泥地。从泥地屋进出到路上,如果距离稍长,冬天扒雪太费劲。好不容易把雪扒掉了,一个晚上的积雪又有一米深了。为了尽量减轻扒雪的劳累,当地人就想出了这种长廊。于是,农家房屋的布局就逐渐发展成L字型的了。以前泽为主,馆岩村内有很多讲究如何与马一起过冬的曲家。当觉得房屋某处有住得不方便的,就加以改进。"曲家"就是这样经过逐渐改进以后流传至今的。日本其它地方也曾经有过雪国天地的曲家,但是后来随岁月逐渐消亡了。1985年,馆岩村制定了美化环境条例,积极保护曲家集落,同时移址建成了曲家资料馆,对外开放,接待来访参观者。

Top